端午節早已過去了,緊接著中元節也到了,佛祖廟前的廣場早幾天便搭起孤棚來了。這裡每年在中元節這一天舉行一次的搶孤,以及他們這種歷年來唯一特有的祭祀形式,確是很特殊,別地方很難看到像這樣古怪奇異的形式。所謂孤棚是由十幾根合抱粗大,七八丈高的杉木為支柱──這些棚柱都是古時從大陸家鄉坐船過海航行到這裡的桅檣──所搭成的一座巍峨莊嚴雄偉地矗立在空中的巨棚。棚上豎立著十三座龐大而由竹子編製的,約莫有十來丈高,形似金字塔,周圍都密密麻麻綴滿著祭物的孤棧。這種周圍密密麻麻綴滿著祭物,一座座都像金字塔的龐大孤棧,是由鎮下十三里,每里貢獻一座,都由幾十個壯丁,打橫著孤棧給披上一條大紅綵,一路浩浩蕩蕩,鼓樂喧天,迸發著一種彷彿來自古遠的莊嚴隆重神秘的氣息,抬向廟前而來,令人引起一陣有如時間突然倒流到古代那樣的感覺。
鄉下人莫不扶老攜幼傾家而出,都想到街上來趕熱鬧。他們都要在街上的親戚、或朋友那裡做一天客,比較遠途來的,看過搶孤,大概都要留下來過一夜。為了臨時適應這種搶孤,載運各地遠來的觀眾,這天火車特別增加幾回班次,每一班車還是擠得人疊人,火車一到這裡,全部旅客幾乎是傾車而出,每一個人都想趕到這裡來看搶孤。不只是這裡本地方,遠近各地方都在掀起這一陣看搶孤的熱潮。這天各報上好像都在喚起一般讀者群眾的注意地,都很顯著地巨幅登出搶孤精彩的鏡頭,都像以此互相爭強他們這種傳播的神聖光榮的任務。搶孤顯然不只是一種地方性,而且已成為一種全省的盛舉似的,每一次舉行都會這樣轟動遐邇。隨著每一班火車一到,便又急激的劇增著一陣洶湧的人潮,像滾滾急湍的洪流,朝著開蘭路蜂擁地急沖而來。這樣一個鄉下地方,一般民居都是普通平屋(時間是光復第二年)空中毫無阻礙,一下車便可眺望出現在佛祖廟前空中這種雄偉、奇異、氣氛神祕的壯觀,站在孤棚上那十三座龐大古怪的巨人似的孤棧,棧梢那些旗子正在縹渺而光耀的半空中,一齊迎風招展,雖還有許多班次的火車,還未把更多的觀眾全部帶到,這小鎮的唯一開蘭大馬路,已是人潮擁擠得快到水洩不通。他們遠途趕來的,尤其是女人們莫不個個打扮得花枝招展,有的還撐起遮陽傘。他們卻莫不爭先恐後的一窩蜂湧過來,顧不得驕陽當空,汗流浹背,只是急於想置身於這壯觀之下,俾能親切瞻仰一回這種莊嚴的雄姿,滿足各人的好奇與渴慕。在這裡他們可能都沒有什麼一位親戚或朋友,不過,想吃什麼大概不會有問題,早有很多從各地趕來的,各色各樣的小吃攤,正沿著馬路兩旁,都在一齊忙著準備應付他們。他們定會親切地、周到地、滿足地服務他們每一個人的肚子。只是這裡一時卻來不及有許多旅舍,準備容納上千上萬的客人。他們想休息一下可能都沒個地方,他們無疑都要站在大太陽下,直到太陽下山、直到深夜,在這種密密層層的人群中,隨著時間過去,人群的密度正比例在繼續增高,人群終會變成銅牆鐵壁,把每一個緊夾在當中,在彼此強烈的互相壓擠下,每一個人想轉個身動彈一下,可能都辦不到。大家既然都目睹這種壯觀了,為何仍不各自散開呢,大家不待看過搶孤,無論如何一步也走不開這裡了。搶孤到底是一種什麼花樣的玩藝兒,會有這麼大的魔力,值得使這樣多人像沙丁魚般擠上火車,趕到這裡來熬著一天,備受這種在平日每一個人無疑都會感到大苦難似的煎迫。到了下午,整個地方無論大街小巷,都塞滿著人,寸步難行,開蘭大馬路簡直擠得無立錐之地。儘管情形這樣,隨著火車一到,湧下來的觀眾,人數一次比一次只是繼續還在激增無減。
佛祖廟大門森嚴的緊閉著,吳沙祠這邊搭著的一間草房裡,糊著七十二尊阿羅漢。佛祖廟裡點燃著七十二座斗燈,閃耀著昏黃森寒的光亮。廟牆四壁滿佈著地獄種種會生起陣陣不寒而慄的陰風似的恐怖場景。道士做過三天三夜的超渡法事,現在廟門開放了,道場移出廟簷廊下高築的法壇。直到夜裡約莫十點左右光景,道士們這才下了法壇,一字兒朝著孤棚魚貫地走來。他們緊繞著在一座七星燈之下,又動唸起一番真言咒語,然後撒下一撮鹽米,緊接著吹起一陣靈角,中元祭典於是便告圓滿結束。上孤棚的梯子己經拆除,孤棚上點著一隻五百燭光的電燈,照耀如晝。大家擠上一天,好不容易等著的搶孤,這才開始。
(待續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